在這個世界上,有無數的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經歷和故事。哪怕是對一座山、一條河、一棵樹……都或多或少有著一段美好的回憶或擱淺的心事。而我,獨與橋“緣”深。
橋,不僅是連接兩岸的交通設施,更是人類智慧和文化傳承的象征。無論是城市還是鄉(xiāng)村,橋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連山渡水,通八方,達四海。
橋,走過看過無數。山橋、水橋、立交橋,演繹著橋之時尚,但令我最難忘懷的還是紅土圣地上的井岡山大橋。此橋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區(qū),始建于1969年,于次年5月1日竣工通車。它,普通而又不平凡,開啟了吉安贛江上?。荆蜃冇谰脴蛄旱男缕?;它,平凡而又偉大,是中國橋梁建筑史上的紅色經典之作,更承載了吉安革命老區(qū)人民的世代夙愿。
踏著歲月的車輪,單向一車道的井岡山大橋已不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且成了危橋,亟待拆除重建。2024年12月6日,井岡山大橋圓滿完成了它歷時55年的階段使命,正式封閉施工。一段時間以來,無數市民不斷講述著各自和橋有關的故事,爭相前去打卡留念,它就像一個歷經滄桑的老者,見慣了半個多世紀的風吹雨打和蓬勃發(fā)展。我更是感慨萬端,想起了老歌《昨夜星辰》——“愛是不變的星辰,愛是永恒的星辰,絕不會在銀河中墜落……”仰望星空,驀然回首,井岡山大橋于我32年來,可謂“攬盡風雨苦亦甜”。
20世紀70年代,母親生下我之后,又接連生了4個女兒,直到第六胎,弟弟出生才算結束。那時,家里特別窮,一條新褲子,由我這個老大先穿,再給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穿,而家里的飯甑底下,芋頭、紅薯總是必放的雜糧,一罐小小的豬油也是姐妹們爭相搶著拌飯的香料兒……那時,父母俱存,姐弟無災,雖苦亦甜,家中總有此起彼伏的笑聲。
六七歲時,我便開始隨著父母下地干農活。家里種了20多畝地,不少都是山腳下的冷漿田,地里的螞蟥又大又粗,印象最深的一次,插秧不到半小時,因為覺得小腿上有點麻癢,便低頭一看,嚇得起跳了,小腿上全是螞蟥,我直接跳到田埂上大叫起來,不停地跺腳,手不停地往腳上搓。有的螞蟥吸飽了血,肚子圓滾滾,手一搓它就掉下來了;有的正使勁地吸著血,費了半天勁才拔下來……清理完,細數一下竟有20多只,非??謶帧⒑ε?,以至于后來我經常做被螞蟥吸血的噩夢,也暗下決心,好好讀書,走出山鄉(xiāng),逃離螞蟥。
別人立志讀好書,是為了實現遠大的理想,可那時的我,只想著能逃離螞蟥的叮咬。幼稚的想法,竟也成了我奮進的力量。從小學一年級至中專畢業(yè),我始終霸占了班上學習委員的位子,“三好學生”的獎狀貼滿了家中廳堂兩側的木板墻。
1992年9月,是我離開家鄉(xiāng)前往吉安市區(qū)讀書的開始,也初識井岡山大橋真面目。開學那天,母親為我穿上了一件新衣服,領著我扛著一個木箱,一個大布袋,從村口搭乘上一輛前往市區(qū)的拖拉機。途經井岡山大橋后,司機特意將車停在橋頭,讓我們返回到橋上看看風景,還笑著說:“能跨過這座橋來吉安讀書的孩子,以后都是‘吃田埂上米’的人了”。
時隔多年,我依稀記得那天的情景,天氣晴朗,藍天白云,綠水悠悠,橋面上的汽車、自行車、板車,車來車往,人群往來穿梭。一不小心,我差點被一輛自行車給撞了。母親從旁急拉了我一把說:“清仔,人多車多,小心點?!蔽曳鲋鴻跅U往橋下看,頭一下子就暈了,似乎是恐高,很快便收回了視線。司機要趕時間,僅讓我們逗留了一會兒。當時,我對井岡山大橋印象很好,很寬廣很氣派,橋兩端各設了兩座四角崗樓,飾以紅旗、紅字浮雕,書寫著毛主席詩詞《西江月·井岡山》《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個大字,還有紅纓槍的燈柱,也甚為壯觀。
與井岡山大橋的美好“相遇”一年后的12月6日清晨,迎來了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刻,母親在井岡山大橋上遭遇車禍。當年悲慘的場面,深藏在我的記憶深處,永遠難以忘卻。事后,我一直無法接受現實,無數次幻想著母親能夠復活,無數個夢里哭著見到了母親,以至于想不開。有一天,我發(fā)了瘋似的,冒著細雨,跑到井岡山大橋上,靜靜地坐在母親出事的地點,最后惘然地想爬桿跳江,隨母親而去。
危急時刻,一對路過的夫婦拉住了我,并耐心地詢問:“孩子,你這么小,遇到什么事了嗎?怎么就想不開呢?”看到陌生人的勸導,我并沒有立即回應,哭了老半天,才開始回話:“我想我媽了……”當了解到我母親的悲劇后,他們不停地開導我。此刻,我的眼神倔強而空洞,靜靜地看著天空,鳥兒掠過,河岸上音樂繚繞,想到長姐如母的責任,想到5個弟妹需要我……一直糾結、彷徨的我,猛然間清醒過來,討厭起自己沒有擔當,不應該逃避。于是,我在井岡山大橋上作出了此生最重要的決定:好好活著,養(yǎng)大弟妹,告慰母親在天之靈。
別了,是為了更好地重逢。有些人、有些事、有些道理,總是要經歷過才會理解,才會真正懂得。從此,井岡山大橋,橫在我的心里,枕在我的夢里,貫穿在我的成長故事里。在未來的某一天,我曾笑自己,笑自己當初年少無知、這般的愚昧,也感謝命運交付與我的“時光大片”,能做好最滿意的自己。以橋為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迄今31載,我一天天長大,一天天堅強,靠著黨組織關懷和社會關愛,克服重重困難,圓滿完成了長姐如母的任務,撫育教導弟妹5人相繼成家立業(yè),過上了幸福生活。
故事結束了,橋也老了要拆了,留下了太多的惋惜、惆悵、遺憾、嘲笑……回首,井岡山大橋,每次見到它,都如一個智者,屹立于贛江之上,看歲月變遷,看河水奔流,靜默不語,平和而又親切,永遠地立在那里,用堅貞的身軀,把人們過去的腳步和未來的旅途串通起來,傳遞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與情感。未來,井岡山大橋必將以更現代的理念、更暢通的出行、更雄偉的風姿,傲然屹立在千里贛江之上,成為助力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希望之橋、騰飛之橋。可無論如何變,它都是一座橋,是通途,更是希望。
歲月靜好,淺笑安然。我愿以我心化作一座橋,幫助人們勇敢面對困頓、迷茫和坎坷,達到光明美好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