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寶雞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綜述
一城之美,不僅在于顏值,更在于內(nèi)涵。
周禮之鄉(xiāng)寶雞,既有秦嶺疊翠渭水盈盈、城市街巷移步換景、美麗鄉(xiāng)村如詩如畫的顏值之美,更有身邊典型層出不窮、宣傳宣講走“新”走“心”、精神風貌向善向好的內(nèi)涵之美。
近年來,陜西省寶雞市以“崇德向善 周禮寶雞”活動為依托,持續(xù)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chuàng)建,市民文明素質(zhì)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為全市高質(zhì)量發(fā)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yǎng)。
思想引領 夯實文明之基
“三中全會指方向,深化改革大步邁,千難萬苦都不怕……”日前,在千陽縣張家塬鎮(zhèn)南灣嶺社區(qū),寶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師李寅菊為群眾表演自己新編的快板,歡快的節(jié)奏、接地氣的語言,讓大家喜歡聽、聽得懂、聽得進。
在鳳縣,“紅小鳳”理論宣講志愿者帶頭講政策、“百姓名嘴”上臺講故事,引導廣大群眾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近年來,寶雞市始終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找準理論宣講與群眾需求的契合點,通過“理論宣講+文藝宣傳+文明實踐”的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講出來、演出來、展出來,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聲”入人心,在寶雞落地生根。
有了好的宣講師,方能烹飪出有滋有味的宣講“大餐”。近年來,寶雞市選聘宣講師378名,吸納模范好人、群眾性活動帶頭人、退休干部、百姓名嘴、鄉(xiāng)村能人等,組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4766支,他們進百家門、講農(nóng)家話,于潛移默化中宣傳和引導群眾。
如今,寶雞市已形成了理論專家系統(tǒng)講、文藝骨干藝術講、好人好事百姓講、全媒應用融合講的多層級、全方位、立體化宣講格局,先后開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崇德向善 周禮寶雞”主題宣講、移風易俗主題宣講3.6萬余場次,一次次理論宣講匯聚了思想共識,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養(yǎng)。
好人培育 鑄就文明之魂
榜樣的力量可以轉(zhuǎn)化為全民實踐,身邊好人在西秦大地不斷涌現(xiàn)。用愛撐起家的“95后”女孩現(xiàn)水玲,德才兼?zhèn)洹⑨t(yī)者仁心的許向東……他們接續(xù)傳遞道德火炬,讓群眾言行有“鏡子”可照、有標桿可學。
寶雞市持續(xù)開展道德模范和“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典型評選,涌現(xiàn)出市級以上道德典型1361人,并從慰問、就醫(yī)、出行等方面給予他們禮遇幫扶,共發(fā)放“禮遇卡”600余張、慰問金62.66萬元,樹立了“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價值導向。
“2015年,我主動申請加入寶貝回家尋親網(wǎng)站成為一名警察志愿者,開啟了我將崗位職責與社會公益相結合之路……”近期,陜西省第五屆道德模范成亮為群眾分享了他助人為樂的故事。
近年來,寶雞市舉辦“好人之城 德潤寶雞”道德典型基層宣講活動百余場次,“中國好人”張紅兵、寶雞市道德模范肖倩等群眾身邊的“明星”紛紛登臺,以直抵人心的好人好事激發(fā)群眾共鳴,實現(xiàn)道德典型常態(tài)化選樹與通俗化傳播一體推進。
思想道德建設也引領著孩子們追光前行。寶雞市將深厚的歷史文化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開展“紅領巾講周文化”活動,持續(xù)選樹“新時代好少年”,舉辦全市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工作推進會暨文藝展演活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培訓班,通過培根鑄魂“強苗”、傳統(tǒng)文化“潤苗”、典型選樹“育苗”、心理服務“護苗”,讓每一朵花都能沐浴著陽光盡情綻放。
品牌驅(qū)動 勁吹文明之風
臺上快板、歌舞、普法宣傳接連上演,臺下觀眾開懷大笑、拍手喝彩,歡聲笑語連成一片。前不久,在鳳翔區(qū)南指揮鎮(zhèn),“雍心幫”服務大集市文明實踐活動“圈粉”不少。
寶雞市深化拓展文明實踐活動,持續(xù)擦亮“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月一主題”活動品牌,策劃開展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春節(jié)、學雷鋒、讀好書等系列示范活動6500余場次,“一月一主題”文明實踐活動1.6萬余場次,實現(xiàn)群眾微心愿1.8萬余個。同時,寶雞市還舉辦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師風采展示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大賽,以賽促學、以學促干,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水平。
文明實踐凝心鑄魂,向上向善蔚然成風,融入群眾日常生活。陳倉區(qū)茗苑社區(qū)“駐顏時光”項目,為轄區(qū)群眾開展義剪、免費修補等志愿服務活動;千陽縣城關鎮(zhèn)西關社區(qū)“義”點亮項目,將理論宣講和便民服務緊密結合;太白縣“周三閑話”志愿服務項目托起老人的幸福夕陽紅……截至目前,寶雞市打造“心窩窩”“紅小鳳”“雍心幫”“理響眉塢”等文明實踐品牌項目120余個,構建了一中心一品牌、一所一特色、一站一亮點品牌矩陣。
文明實踐“活”起來,更具吸引力。
寶雞市按照“文明實踐+理論+教育+文化+科普”的思路,打造新風“秦”韻、文明“周”禮、紅色“嶺”航等文明實踐精品線路26條,開展文明實踐地圖集章打卡活動;全市1159個文明單位與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結對共建活動,實現(xiàn)優(yōu)勢資源互補共享、文明實踐雙向奔赴。
如今,寶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串珠成鏈,文明新風吹起來,群眾生活美起來,百姓心田也暖了起來。
文化涵養(yǎng) 塑造文明之美
2024年10月,陳倉區(qū)一對新人選擇公交車當婚車?!罢埓蠹乙赃@樣的方式來見證我們的愛情,不僅有意義,還簡約、環(huán)保?!毙履飾顛归_心地說。這是寶雞市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例證。寶雞市把移風易俗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xiāng)村振興、“千萬工程”相結合,探索出“全域謀劃、婚俗改革、宣傳引導”的移風易俗新路徑,實現(xiàn)移風易俗常態(tài)化、婚喪事務規(guī)范化、民間習俗文明化,“寶雞經(jīng)驗”在全國移風易俗工作交流活動中分享展示。
在寶雞市,有1300余支由熱心服務群眾的“五老”人員、道德典型等組成的移風易俗文明實踐宣講小分隊,他們自編自導自演《彩禮趣聊》等30余個小品、快板等節(jié)目,講述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截至目前,寶雞市1164個行政村全部建立紅白理事會,240余支紅白事服務隊、1896名鄉(xiāng)村能人參與紅白事引導、監(jiān)督、管理,群眾婚喪嫁娶消費降低了三成;687個積分超市將紅白事新辦簡辦、文明家庭建設等納入積分項目,群眾從“邊上看”到“主動干”。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強“硬件”、抓“軟件”,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群眾幸福指數(shù)不斷攀升。
寶雞市持續(xù)推動城鄉(xiāng)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fā)展,常態(tài)長效推進城市文明建設,深化文明村鎮(zhèn)、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五大創(chuàng)建”,開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主題實踐活動,策劃實施農(nóng)村精神文明建設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文明風尚培育等“五大提升行動”,精神文明建設硬支撐和人文素質(zhì)軟實力實現(xiàn)雙重提升。
一系列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百花齊放。寶雞市創(chuàng)新打造“書香陳倉 文明寶雞 我領讀”活動品牌、第五季“周源秦根三千年 十二時辰閱寶雞”全民閱讀活動,線上線下累計觀看300余萬人次;唱響“我們的節(jié)日”品牌,以點帶面,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主題活動2000余場次,展現(xiàn)新時代傳統(tǒng)節(jié)日新氣象。
最是文明潤人心。新的一年,寶雞市將繼續(xù)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用精神的力量、思想的感召、價值的引領、文化的滋養(yǎng),讓文明的力量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