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全域推行文明實踐積分制,依托“文明興蓉”平臺打造文明銀行積分系統(tǒng),推廣“以實踐換積分,以積分換好禮”的正向激勵模式,激發(fā)全民參與文明實踐的內生動力。
制定積分辦法,健全積分體系。建立市民積分途徑。市民積分形式包含“線上活躍”“線上互動”“線下活動”三類7項細則,線上參與文明知識競賽、文明隨手拍、行走文明實踐帶等專題活動,線下參與理論宣講、移風易俗、文化文藝等各類文明實踐活動等均可積分。建立組織積分途徑。組織積分形式包含“活動開展”“內容發(fā)布”“伙伴發(fā)展”“商品審核”四類12項細則,各級文明實踐陣地、部門(單位)等發(fā)起活動、發(fā)布資訊、發(fā)展伙伴、上架商品,通過“接單派單”精準滿足群眾需求等均可積分。建立屬地特色制度。各地結合本地特色,針對轄區(qū)居民建立多樣化積分制度,讓文明有“鏡子”可照,有積分可量。截至目前,全市共12個區(qū)(市)縣、47個鎮(zhèn)(街道)、580個村(社區(qū))建立起積分制度。
上線“文明銀行”,強化智慧賦能。打造智慧積分系統(tǒng)。依托“文明興蓉”平臺以智慧化、可持續(xù)為原則建立統(tǒng)一記錄、管理、兌換的文明實踐積分平臺,實現文明實踐活動參與、文明知識競賽答題、文明伙伴發(fā)展結對、資訊內容發(fā)布分享、群眾需求回應解決等自動匹配積分。發(fā)布文明積分指數。市民端構建“活力榜”“兌換榜”,分別展示市民用戶積分總數及兌換總數前十位;組織端構建“活力榜”“愛心榜”“兌換榜”,分別展示組織方用戶積分總數、文明銀行商品(服務)上傳總數及兌換數量前十位,激發(fā)市民群眾及組織方參與熱情。拓寬文明積分覆蓋面。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納入積分范圍,實現志愿時長和活動積分雙面展示,針對專管員、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實施賦分激勵,探索以積分方式推動沿街商鋪、小區(qū)物業(yè)等主體積極踐行文明行為,實現從模范典型到日常細微文明行為全覆蓋。
豐富積分兌換,完善激勵機制。上線市級兌換平臺。聯動“職工普惠”平臺,為全市用戶提供涵蓋15個品種的日用商品、禮金兌換券等物品近3000件,用好“雙平臺”流量,同時協調將積分消費接入公交地鐵、水電燃氣、商場超市等日常場景,進一步提升市民群眾參與度、積極性。上線區(qū)(市)縣專區(qū)。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全覆蓋開通333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商品上傳權限,實現各區(qū)(市)縣全面入駐,各地協調轄區(qū)企事業(yè)單位、愛心企業(yè)、商戶等上線文創(chuàng)商品、日用品等物品近500件并持續(xù)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