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一家人騎著車到郊區(qū)玩。路過一座橋時,發(fā)現(xiàn)橋下竟然開著花?;ǘ浜艽螅瑑煞N顏色,白色和紅色。
我們停下來看,發(fā)現(xiàn)橋下很雜亂,有各種各樣的草,還有一條混混的水溝??吹竭@些,剛才的喜悅莫名地打了折扣?;ú挪还苣阈木w的起伏,它們開它們的,還是那么嫣然。孩子也是,磨蹭著不肯走,他覺得那花開得有意思,草長得有意思,就連那混混的水溝也有意思。
站在橋下,四處張望,不遠處有幾家賣西瓜的。穿著綠衣的西瓜堆在車上,炎熱里的安然樣子,像是匯聚了一個夏天的清涼。
過了一段時間,忙忙碌碌的生活使我?guī)缀跬浟四谴谓紖^(qū)的遭遇。而在一個晚上睡覺時,孩子嘴里一直念叨著幾個字:八九十枝花,又問我上一句是什么。他告訴我他在數(shù)我們那天在橋下看到的花,數(shù)著數(shù)著又覺得像以前背過的詩。
我回想起那天的情形,果真像宋時邵康節(jié)寫的《一去二三里》。古詩里,字句最簡單,卻勾勒出最美意境的,要數(shù)這首詩了。邵康節(jié)不愧是北宋著名的理學(xué)家,用數(shù)字如此巧妙地描繪出一幅淳樸而又令人回味不盡的畫面。這巧妙里,有天真爛漫,亦有對質(zhì)樸生活的熱愛。
教孩子重新背這首詩: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沒想到孩子竟辯解起來:媽媽,你錯了,我們那天看到的明明是西瓜六七車嘛。
我笑:對的,對的,亭臺沒有了,卻有生活氣息濃厚,又能讓人消暑解渴的甜西瓜,比亭臺好。
得到我的肯定,孩子更加興奮了,找紙找畫筆,要把他的“西瓜六七車,八九十枝花”畫下來。
我驚嘆孩子的天真爛漫,想起廢名曾在《五祖寺》里寫到過這首詩,他說他小時候讀“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樓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起初只是唱著和著罷了,有一天忽然覺著這里頭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個字,乃拾得一個很大的喜悅。
廢名接著寫“二天門”,他說,這回喜歡“二天門”,乃是喜歡數(shù)字而已,至多不過舊雨重逢的樣子,沒有另外的兒童世界了。
這就是大人和小孩子的不同了,不管是從前,還是當今的時代,大人們的心田被生活塞滿了,那些美好的事物不容易進去。小孩子的心田卻是一大片凈土,明月清風(fēng)來相照。
不過也不必懊惱,像小孩子那般盛大的喜悅,大人們也都曾擁有過。而今在塵世里討生活,誰都不易,關(guān)鍵是要在心田里留些余裕出來,能長幾株植物,盛開“八九十枝花”。
生活的假象就是亂如麻,讓你忙讓你累。其實有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生活就像簡單的詩句,素樸里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