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陽光透過梧桐葉的縫隙,在青石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那時的我總愛蹲在老樹下,目光定在樹干上那層半透明的蟬殼。它們像被遺落的琥珀,封存著童年最鮮活的記憶。
記得村里老槐樹的樹皮最粗糙,是蟬兒們偏愛的棲息所。小時候,我和小伙伴們經(jīng)常在清晨扛著自制的竹竿,在樹下仰頭搜尋。蟬殼大多掛在離地面兩三米高的地方,呈淺褐色,邊緣微微卷起,仿佛還保持著蟬兒蛻變時的姿態(tài)。發(fā)現(xiàn)目標(biāo)時,我們總要踮起腳尖,小心翼翼地用竹竿頂端的鐵絲圈將它鉤下來,生怕一個用力就把它弄碎了。
拿在手里,能清晰摸到蟬殼背部凸起的紋路,那是翅膀折疊時留下的痕跡;腹部的小孔像是蟬兒歌唱時張開的嘴巴,連腿部關(guān)節(jié)處的絨毛都清晰可見。有次我把一枚完整的蟬殼放在放大鏡下觀察,竟發(fā)現(xiàn)它表面布滿細(xì)密的氣孔,像極了微型迷宮。爺爺說,這些小孔是蟬兒呼吸的通道,也是它們從地下爬上樹梢的生命印記。
收集蟬殼成了我們整個夏天的樂趣。放學(xué)后,書包一扔就往小樹林跑。有時為了夠到高處的蟬殼,我們會疊羅漢似的踩著彼此的肩膀;有時在草叢里尋找時,被露水打濕了褲腳也渾然不覺。有一回,我在灌木叢深處發(fā)現(xiàn)一枚通體泛著金棕色的蟬殼,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暈,像被施了魔法的寶物。那是我最珍貴的收藏,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鐵皮盒里。
大人們對蟬殼卻另有看法。村里的老中醫(yī)說,曬干的蟬殼能入藥,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每到夏末,總有人提著麻袋來收購。我們舍不得賣掉精心收集的寶貝,但偶爾也會拿出一些品相一般的,換些零花錢買冰棍。攥著皺巴巴的紙幣站在小賣部前,聽著蟬鳴吃著糖水冰棍,那份甜蜜至今難忘。
蟬殼也見證過童年的離別。鄰家阿婆病重時,我偷偷把最完整的蟬殼放在她窗臺,希望能像傳說中那樣帶來好運。雖然最終沒能留住阿婆,但每次看到蟬殼,總會想起她給我們講的故事,想起她布滿皺紋的手撫摸我們頭頂?shù)臏囟取?/FONT>
如今回到故鄉(xiāng),老槐樹早已被伐倒,取而代之的是整齊的綠化帶。那些藏在樹皮褶皺里的蟬殼,連同樹下追逐的身影,都成了時光深處的幻影。偶爾在中藥鋪看見裝在玻璃罐里的蟬蛻,總?cè)滩蛔●v足。它們被洗凈烘干,失去了鮮活的顏色,卻依然保持著生命蛻變時的姿態(tài)。
掌心的蟬殼早已褪色,邊緣也變得有些脆弱,但每當(dāng)觸摸到那些熟悉的紋路,仿佛又回到了蟬鳴陣陣的午后。那些關(guān)于蟬殼的記憶,是童年留給我的珍貴禮物,讓我在歲月的流轉(zhuǎn)中,始終記得生命蛻變時的模樣,記得那些純粹而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