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放映電影的石志光。本人供圖
榜樣說 “我是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是我的信仰。群眾需要我,我就會堅持做下去。”
在陜西省西安市街頭,你或許能看到一位白發(fā)老人:他佩戴黨員徽章,蹬著三輪車,載著數(shù)字放映機穿梭于社區(qū)、學(xué)校和部隊。他是77歲的石志光,堅持大半個世紀無償放映紅色電影的“人民放映員”。
從一人到一家,石志光一家三代,幫困助人、無私奉獻,以樸實的行動詮釋“紅色家風(fēng)”。2020年,石志光家庭榮獲“全國文明家庭”稱號。今年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shè)表彰大會上傳來消息,石志光家庭復(fù)查確認繼續(xù)保留此榮譽稱號。
1977年3月5日,石志光用攢了10年的800元買了一臺二手放映機,第一次為部隊和群眾免費放映電影《雷鋒》。那天,觀眾掌聲如雷?!拔揖褪窍胱尨蠹矣涀±卒h同志那句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中去’?!笔竟庹f。
起初,妻子對他“倒貼錢”免費放電影很不理解:“別人家都在攢錢蓋房、買電視、換家具,你倒好,把家底都砸進那破機器里!”石志光沒有爭辯,而是拉著妻子一起去放映現(xiàn)場。當看到群眾因為一場電影歡呼雀躍,聽到大伙兒拉著他的手問“石師傅,你下次啥時候再來”時,妻子沉默了。第二天,她把幾張鈔票塞給石志光:“給機器換個新燈泡吧,別放一半又黑了。”
兒子跟著父親搬設(shè)備,女兒幫忙寫宣傳語,兒媳負責(zé)調(diào)試音響,女婿蹬著三輪車運送器材。如今,孫子也成了“小助手”。自1977年至今,石志光先后更換了大小15套膠片和數(shù)字電影放映設(shè)備,全部自費購買。為了賺錢購買設(shè)備,他在火車站當過搬運工、蹬著三輪車送過貨、在飯館幫過工,甚至撿過廢品。
2023年,石志光第38次到消防隊放電影,新隊員想給他報銷車費,他連連擺手:“你們拼命救火都不收錢,我放場電影算什么!”臨走時,他掏出一包用舊報紙裹著的紅棗塞給隊員:“這是我老伴自己曬的,甜得很!”有消防員感慨:“石老的三輪車比小轎車還‘金貴’——里面裝的是老一輩的初心?!?/FONT>
有人問石志光:“一輩子免費放電影圖什么?”他的回答樸素至極:“我是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是我的信仰。群眾需要我,我就會堅持做下去?!边@份信念感染了全家:最近,兒子在單位發(fā)起“紅色電影愛心行”項目,女兒成了單位里的黨史宣講員。
石志光家庭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因平凡而愈發(fā)珍貴。他們用半個世紀的堅持證明:好家風(fēng)從不是抽象的口號,而是具體的人、具體的事、具體的溫度。當奉獻成為習(xí)慣、當信仰化作本能、當三代人共同守護同一份初心,這便是文明家庭最動人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