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至縣城市文明建設綜述

文明實踐活動中群眾樂歡顏。

文明交通勸導員倡導交通文明。

紅領巾志愿講解活動啟動儀式。

紅領巾講解員講解現(xiàn)場。

獲評2024年第三季度“四川好人"的凌國青。
文明,于一座城而言,是最好的名片,亦是最美的底色。與文明同行,四川省樂至縣始終步履鏗鏘。文明的腳步一旦扎根,城市就產(chǎn)生了無限生機與蓬勃力量……
樂至這座位于成渝經(jīng)濟走廊黃金分割點上的明珠之城,在持續(xù)深化城市文明建設的道路上,始終以“惠民、為民、靠民”為宗旨,扮靚市容環(huán)境、引領群眾向善向美。實現(xiàn)與城市發(fā)展共生共長、同向同行,文明新風的強勁脈動充盈在樂至的每一個角落。
陳毅故里,綠色樂至。在87萬帥鄉(xiāng)兒女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漫步在這片紅色熱土,只見林木蔥郁、毗河奔涌;公園里、廣場上市民載歌載舞,文明集市活動如火如荼;來往車輛秩序井然,城市主街干道、社區(qū)居民院落整潔干凈,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志愿者隨處可見……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彰顯著樂至城市文明之美,一幅幅以文明為底色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上下齊心 強力推進
以文明聚力推動發(fā)展
城市的核心是人,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地標建筑撐起的天際線,更要看萬家憂樂拼成的地平線,歸根結底要為了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回首歷程,樂至縣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初心,在推動城市文明水平持續(xù)提升的同時,進一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堅持把城市文明建設工作定位為重大的民生工程,以滿足群眾需求為出發(fā)點提高管理水平,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目的提高工作標準,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勇?lián)?、出實招、重落實,形成全域?lián)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探索出以文明建設促發(fā)展、惠民生、增優(yōu)勢、聚合力的長效機制,有力釋放社會文明的“活力因子”。
南塔街道南街社區(qū)轄區(qū)內(nèi)的池南路是一條背街小巷,因為歷史悠久,原本小巷里道路狹窄,道路標識線不清,空中線纜凌亂不堪,現(xiàn)在徹底大變樣?!鞍赜吐访嫫秸?,走起路來舒服自在”“線位清晰,停車方便還不擁堵”“老舊小區(qū)院落打造得非常漂亮”“社區(qū)老年人多,我建議還要增加更多的無障礙設施”,在最近舉行的居民代表協(xié)商議事會上,話題都離不開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為小巷帶來的新變化,居民們像是打開話匣子一般,聊著新變化、談著新感受、提出新建議,居民們積極參與家鄉(xiāng)文明建設,喜上眉梢,紛紛表示有了“老巷新街”的感覺。
文明建設,主體是人民。市民群眾的參與和認可是一座文明城市的深刻內(nèi)涵。樂至縣通過“線上+線下”收集群眾“金點子”,開展“愛樂至 講文明”街采、“文明隨手拍”“文明讓生活更美好”“文明樂至我代言”意見征集等一系列全民動員、全民參與的社會宣傳活動,通過集民智、聚民力,尋求城市文明建設的最大“公約數(shù)”,奏響了齊心協(xié)力、昂揚奮進的“大合唱”。
民之所望 政之所向
以文明潤城改善民生
建設一座文明的城市,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高瞻遠矚的奮斗目標,更是腳踏實地的民心工程。
樂至縣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入手,集中辦理了一批便民利民的好事實事,切實解決了一批短板弱項問題,深化交通秩序整治、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等“五大行動”,征集督辦“群眾最期盼的‘十件事’”,持續(xù)推進“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500米休閑計劃”“300米購物計劃”等惠民舉措,讓群眾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衣食住行玩樂閑”,步行15分鐘就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休閑健身有好去處、出行購物有好環(huán)境,便利與幸福近在咫尺,切實感受到新氣象新變化,也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街角方寸之地,盡顯文明之美?!艾F(xiàn)在出門,路面上都干干凈凈,交通路口勸導員認真勸導過往行人、車輛。車輛行駛規(guī)范,也沒有行人隨意橫穿馬路的現(xiàn)象,能直觀地感覺到整個城市都越來越文明!”談到身邊的“文明印記”,南塔街道居民羅女士連連豎起大拇指。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整潔有序的農(nóng)貿(mào)市場一面連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民生考量,一面直觀體現(xiàn)了市民的文明程度,更能反映城市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水平。樂至縣以建設“精致城市 大美樂至”為抓手,把“菜籃子”工程與改善民生、優(yōu)化環(huán)境、城市建設與城市文明建設同步協(xié)調推進,實現(xiàn)了流動攤販“以街代市”到多功能市場的變遷,一方面重點對城東、城北等傳統(tǒng)農(nóng)貿(mào)市場進行提質升級,一方面積極推進南湖農(nóng)貿(mào)市場項目建設等民生工程,為廣大市民營造一個安全、衛(wèi)生、方便、舒適的購物環(huán)境?!艾F(xiàn)在的菜市場很方便,改造后的路面、環(huán)境都非常不錯,讓人覺得很舒服!”家住新南社區(qū)的王阿姨為改造后更舒適整潔的城南市場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于細微間下功夫,在末梢處見真章。樂至縣下足“繡花”功夫,從群眾的所期所盼入手,從市民生活所觀所感發(fā)力。在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上,帥鄉(xiāng)廣場、天池公園提質打造升級,城東市場污水管網(wǎng)改造完成,劃定潮汐式臨時便民攤區(qū)28處,便民攤區(qū)25處,新裝62個電子監(jiān)控點位,新(改)建公共廁所5座,63個老舊小區(qū)270棟房屋煥然一新、惠及居民5877戶,修繕城區(qū)交通標線2萬余平方米、物理隔離護欄10余公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680余件……如今的樂至,曾經(jīng)的城市管理“堵點痛點”已然變成了市民生活的“幸福支點”。
崇德向善 塑形鑄魂
以文明塑人樹立新風
涓涓細流,匯聚文明的力量。一直以來,樂至縣持續(xù)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比翼齊飛,堅持以“價值引領”激發(fā)“向善活力”,文明培育取得新進展。
今年以來,樂至縣創(chuàng)新出臺20項禮遇舉措,累計推薦省市身邊好人20余人,充分發(fā)揮榜樣模范作用,高質量創(chuàng)作以偶羅石龍等省市縣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為原型的文化文藝作品和典型事跡視頻2個,并在全縣開展事跡巡講1000余場次;樹立鮮明價值導向,召開道德模范禮遇座談會,為106名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制發(fā)禮遇卡,大力弘揚文明新風尚,讓崇德向善的種子在帥鄉(xiāng)扎根發(fā)芽、蓬勃生長,文明因子融入城市肌理。截至目前,全縣涌現(xiàn)出“中國好人”2名、全國文明家庭1個,省級道德模范4名、“四川好人”46名、省級新時代好少年4名,感動資陽人物23名,“資陽好人”43名,其余各級各類身邊好人3000余人。
“1936年冬,陳毅爺爺帶傷潛伏在梅嶺叢山中20多天,食不果腹,險象環(huán)生……”來自城西小學的紅領巾志愿講解員陳錦心聲情并茂地為同學們講述了《梅嶺三章》背后的故事。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樂至縣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和塑造出未成年人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今年7月,樂至縣正式啟動“弘毅先鋒隊 帥鄉(xiāng)少年說”紅領巾志愿講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選拔組建了由陳毅故里景區(qū)“金牌”講解員為“導師”的“1+N”紅領巾志愿講解百人團,將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固化為“集中講解日”,周末、寒暑假、法定節(jié)假日確定為“流動講解日”,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組織紅色宣講“進校園”“進社區(qū)”,通過組織各類紅色主題活動,深化廣大市民群眾、青少年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除陋習、倡新風,我們進行積分評比,每個季度公布排行榜,還能兌換獎品,大家積極性都很高?!睒分量h龍門鎮(zhèn)金馬村文書李靈澤笑道。
近年來,為了提高群眾積極性,樂至縣在培育文明鄉(xiāng)風、推進移風易俗中,在全縣推廣“文明積分制”,全縣已建成“積分超市”“愛心銀行”336家,兌換15萬余人次。如今,在一評一兌中,群眾從昔日“比排場”到今朝“比紅榜”,有效破除陳規(guī)陋習,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值得一提的是,蓬勃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也讓樂至綻放出了不一樣的“文明之花”。
全縣建成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1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0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基地),實現(xiàn)陣地全域覆蓋,創(chuàng)新打造理論課堂、文化禮堂、文明講堂、雛鷹學堂、百姓龍門陣“四堂一陣”服務平臺,將“佳佳剪紙工作室”“川劇文化室”“身邊好人工作室”等“文化能人工作室”融入實踐陣地,在社區(qū)小區(qū)建成“文潤少年愛心書屋”20個,打造出“小鎮(zhèn)法官”基層解紛、“樂育新苗”川劇文化傳承、“巡回義診”等獨具樂至本土特色的文明實踐品牌;以“文明”為媒、以“趕集”為徑,創(chuàng)新推出“20愛心集市”,每月20日準時“出攤”與市民“見面”,通過“常設+特色”的志愿服務模式,提供健康義診、文化文藝、應急救護等多領域的志愿服務,不僅滿足了群眾多樣化需求,更營造向上向善、誠信互助、隨手志愿的社會文明新風尚,讓家門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成為凝聚群眾幸福的“磁力場”。
截至目前,全縣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在傳統(tǒng)節(jié)日、重大節(jié)慶日廣泛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過佳節(jié)、過暑假”“共創(chuàng)全國文明城 文明實踐進萬家”等主題活動5000余場次,“‘20’愛心集市”文明實踐活動20余場次,服務群眾達30萬余人次。
如今的樂至,斑馬線前禮讓行人的多了,隨手亂扔垃圾的少了,公交車上主動讓座的多了,外出用餐時飯桌上的剩飯剩菜少了,服務窗口的笑容多了……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不僅僅是一幅幅和諧宜居的美麗畫卷,更是一道道熠熠生輝的文明風景線。
近悅遠來風物新,最是文明潤人心。伴隨著城市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站在揚帆起航的新起點上,樂至縣將更加堅定理想信念,以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城市文明,不斷為樂至在成渝中部“追趕跨越”、加速崛起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樂至縣文明辦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