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地方探索“媽媽崗”就業(yè)新模式,鼓勵用人單位開設“媽媽崗”,促進婦女就業(yè)。這一崗位市場需求旺盛,競爭激烈,需要給予更多關注和支持?!皨寢實彙钡某霈F與備受期待、關注、重視,真實反映了育兒婦女的愿望、企業(yè)的包容和社會的發(fā)展。廣東在全省范圍推行“媽媽崗”就業(yè)模式,其他地方也鼓勵企業(yè)設立“媽媽崗”,這是良好的開端。不過,在此過程中也有一些值得冷靜思考的問題。
“媽媽崗”滿足了部分育兒婦女的就業(yè)需求,幫助她們在更廣闊的平臺上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在叫好之余,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從崗位數量來說,適合育兒婦女的崗位偏少,其“后顧之憂”仍然讓企業(yè)心存疑慮,導致“媽媽崗”競爭激烈。從崗位質量來說,“媽媽崗”多為技術含量較低、學歷需求低的崗位,晉升通道不暢,希望“大展拳腳”者難免有落差。從崗位性質來說,有的“媽媽崗”屬于臨時用工,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媽媽崗”可能出現名不副實的情況。
筆者認為,我們要像媽媽呵護孩子一樣呵護“媽媽崗”,使之惠及更多人。首先是鼓勵設。育兒婦女是重要的人力資源,經過短暫的適應后,不少人能夠勝任更重要的職位,承擔更重要的任務。在完成角色的轉變后,其忠誠度、敬業(yè)精神都值得稱道、值得信任。因此,要鼓勵企業(yè)設立“媽媽崗”,不能也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區(qū)別對待她們。其次是嚴格管。要制定管理措施,不可空有“媽媽崗”的名目,乃至出現以“媽媽崗”為名騙取補貼的情況,更不可將“媽媽崗”變作對育兒婦女的“懲罰”。再次是大力扶持。加強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的建設,對相關企業(yè)及職工多一些政策支持和關愛,減輕其負擔與壓力,讓他們輕裝上陣。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希望“媽媽崗”越來越多,所涉及的崗位越來越重要,也希望不斷完善相關制度保障其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