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我們一家三口去影院觀看了電影《哪吒之魔童鬧?!?。影片很精彩,出影院后兒子一直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兒子如此興奮,我認為是個不錯的教育時機,于是向他提問:“你覺得哪吒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精神?”兒子笑著說:“當然是他和敖丙之間的友情呀!我也要對我的好朋友有情有義!”
兒子能說出“有情有義”這樣的成語,我非常欣慰,他又樂呵呵地說:“還有哪吒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敢精神!你看仙宮的入學考試多困難呀!大反派多強大呀!他可是一點都不怕……”說著說著,兒子的笑容不自然了,小臉扭向車窗那邊,慢慢皺起眉頭,情緒有些低落。
這孩子的情緒怎么說變就變?我仔細想了想,一拍額頭:原來是學習上的煩惱!
升入二年級以來,兒子的學習明顯有些吃力。坦白講,他不是那種天資聰穎的孩子,他勝在踏實肯干、自律要強,每天都會把學習任務(wù)認真完成后才肯去玩耍,因此一年級測評總能獲得全優(yōu)。二年級的語文數(shù)學開始有了難度,兒子感覺不如以前游刃有余了,一遇到聽不懂的知識點或者不會的難題,他就緊張害怕,懷疑自己。
此刻,兒子單手托腮,正盯著窗外發(fā)呆。我突然問他:“寶貝,現(xiàn)在遇見不會的題,還是會緊張害怕吧?”兒子慢慢轉(zhuǎn)過頭看向我,重重點頭,然后淚水緩緩溢滿眼眶,抽抽噎噎說:“爸爸,我根本不像哪吒那樣勇敢,我會緊張,我會害怕!”我用掌心擦掉兒子的淚珠,想了想,掏出手機給他看了這樣一個視頻:我站在階梯教室中央,正在大聲作工作匯報,底下烏泱泱坐了幾百人。我問兒子:“你仔細聽聽爸爸的聲音?”兒子把小腦袋湊到手機底下,聽了一會兒說:“爸爸,你的聲音好像有些發(fā)抖……”
“嗯!爸爸從小就害怕當眾講話,每次上課回答問題,爸爸都會緊張得手心出汗,心臟咚咚直跳,甚至說話磕磕絆絆的。”兒子不可思議地看著我,沒想到“無所不能”的爸爸還有如此難堪的時候。我繼續(xù)說:“爸爸不服輸啊,越緊張就越努力說,可再怎么練習也克服不了害怕的情緒,只要站在人群面前,爸爸就會感到緊張拘束。沒辦法,爸爸只能帶著這份‘害怕’繼續(xù)工作生活了?!?/FONT>
“你遇見聽不懂的課、不會做的題,害怕就害怕好了,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東西,就像爸爸害怕當眾講話,媽媽害怕開車,這再正常不過了。大家難道因為害怕就不去做這些事情了嗎?其實,承認自己害怕,承認自己不勇敢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克服不了害怕,選擇帶著這份‘害怕’去努力學習生活,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勇敢嗎?”
兒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仰著小腦袋,在認真消化我的話。過了一會兒,他如釋重負般長出一口氣,沖我比了個加油的手勢,笑容再次回到他的臉上。
我不知道兒子未來還會不會產(chǎn)生“我不勇敢了、我害怕了、我不應(yīng)該這樣”的情緒,但我知道,在我的教育下,兒子在嘗試與它和平共處,從心底悅納它,帶著它繼續(xù)熱愛學習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