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發(fā)起問卷調(diào)查,共回收來自163所高校的學生填寫的有效問卷1389份,結果顯示,89.27%的受訪者認為高校有必要開設生活常識課程,81.19%的受訪者表示,若學校開設了相關課程,自己愿意選修。
近九成大學生期待高校開設生活常識課程,折射出“大學生生活常識不足”的現(xiàn)實。作為即將步入職場和社會的一員,不少大學生擁有高文憑,也掌握了不少專業(yè)知識,可是,除了具備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知識,其他生活常識卻極度匱乏。
拿租房來說,從媒體調(diào)查的情況看,由于在租房方面的基本常識不足,以及不熟悉市場行情,一些大學生容易遭遇房東惡意抬價;不了解水電收費標準,也常導致結算糾紛;租房時沒有注意合同條款,最后房屋出現(xiàn)問題,中介卻拒絕維修房子,不僅損失了押金,還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拿防詐騙來說,一些大學生剛步入社會,就成為被詐騙的對象,皆因缺乏某些生活常識,不能作出理性判斷和正確選擇。凡此種種,足見當代大學生缺乏生活常識到了何種程度。
究其原因,還在于在現(xiàn)行教育體系下,大學生們從一開始就把學習放在首位,而生活上的事則由父母包辦,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接觸社會,通過實踐了解更多生活知識,學習更多生活技能。而學校則把課業(yè)放在首位,許多學校都沒有開辦生活常識方面的課程。
然而進入社會后,獨立生活就會成為所有大學生共同面臨的考驗,具備一定的生活常識也就變得不可或缺。高比例的大學生期待高校開設生活常識課程,正是具有強烈需求的體現(xiàn)。近年來,一些高校順勢而為,比如2024年,南京傳媒學院在新學期為學生開設了一門名為《大學生生活指南》的選修課,課程內(nèi)容包括“醫(yī)院看病具體流程”“做飯的基本邏輯”“租房注意事項”等生活常識,引發(fā)關注。
高校開設生活常識課重要且必要,不過,卻并非解決問題的優(yōu)先選擇。掌握生活常識非一日之功,需要日積月累。正如素質(zhì)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作為綜合素質(zhì)內(nèi)容之一的生活常識,自然也需要“從小抓起”,讓每個孩子從小接觸和了解生活,如此獲得的生活常識才會更持久。否則,為教而教的高校生活常識課,效果難以達到預期。
每個人的生活常識源于生活,生活常識教育并非某一個責任主體的責任,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進行系統(tǒng)性教育。家長的引導、社會的教導,才能讓學校的教育從“雪中送炭”變成“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