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開遲子建最新修訂的散文精選集《好時光悄悄溜走》,仿佛踏入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之旅。在《會唱歌的火爐》中,那冬日里熊熊燃燒的火爐,不僅驅散了嚴寒,更點燃了童年的歡樂。遲子建以質樸且靈動的文字,還原了艱苦歲月里一家人圍爐而坐的溫馨場景?;馉t“噼里啪啦”的聲響,像是奏響的生活樂章,伴隨著父母的低語、孩子的嬉鬧,成為記憶深處永不褪色的旋律。這簡單的器物,承載著物質匱乏年代里珍貴的精神慰藉,也讓讀者透過文字觸摸到那份質樸的幸福。
《我的世界下雪了》更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她寫雪,絕非單純描摹雪景,而是將個人的悲歡、對歲月的喟嘆融入其中。雪花簌簌飄落,似是命運的低語,世界在潔白之下靜謐又悠遠。遲子建眼中,雪是有靈魂的,它落在屋頂、樹梢,掩埋塵世喧囂,也勾起游子思鄉(xiāng)、戀人相思。她以雪為幕布,上演著人間的聚散離合,文字間的清冷與溫暖交織,恰似雪后的初陽,刺透寒意,直抵人心。
從作品架構看,四輯分類猶如四季更迭,各有韻致又一脈相承。每一輯依主題串聯(lián)篇章,或憶舊、或繪景、或感懷,循序漸進地鋪展她的精神世界。故鄉(xiāng)記憶如春日破土的新芽,鮮嫩而頑強;游歷雜感似夏風,裹挾著異域風情,拓寬視野邊界;人生體悟若秋果,沉淀著智慧,供人采擷;人情世故像冬陽,暖中有思,回味悠長。架構起承轉合間,讀者仿若跟著作者走過一生,層次分明又渾然一體。
遲子建的語言是這本書的一大魅力閃光點。她用詞精準,如匠人雕琢璞玉,一個動詞、一個形容詞都恰到好處。寫風,是“輕柔地撫摸”;寫月光,是“靜靜地流淌”,賦予自然萬物以靈性。修辭運用更是出神入化,比喻新穎,擬人鮮活,排比增強情感的磅礴之勢。短句利落,長句綿密,節(jié)奏快慢隨心掌控,讀來朗朗上口又余韻悠長,恰似山間清泉,叮叮咚咚,叩響心門。
諸多評論家贊譽遲子建,贊其文字有“大地般的寬厚與悲憫”。的確,在《發(fā)現(xiàn)大地的星星》《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愛荷華日記》等散文里,無論是對小人物命運的關注,還是對自然生態(tài)的守護,都滲透著人性關懷。她書寫平凡人在時代浪潮下的掙扎與堅守,不悲戚、不渲染,以平和筆觸給予尊重;面對自然,敬畏之心溢于言表,提醒著人們莫忘與大地的親緣。
遲子建在書的前言中說:“好時光仿佛一場場冬日的妖嬈霜花,盛開和消逝,總在剎那之間。它留下的痕跡有黑有白——黑的是年長后睡眠漸短而更多感受到的長夜;白的則是愈來愈多的白發(fā)。”合上《好時光悄悄溜走》,心中滿是眷戀與思索。遲子建用文字定格好時光,那些溜走的歲月在書頁間重生,化作力量滋養(yǎng)靈魂。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味的散文集,于喧囂塵世辟一方靜謐,讓我們在她的故事里,重拾生活的本真,感悟人生的要義,跟隨她的腳步,將散落的時光串起,珍藏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