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為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chuàng)新,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近年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宣傳思想文化戰(zhàn)線持續(xù)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大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廣泛開展面向基層的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講,以“五講”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主要做法
構建矩陣“示范講”。由州委宣傳部牽頭抓總,構建了大理“蒼洱”系列理論宣講矩陣,既在“講什么、誰來講”方面嚴把政治關,又在“什么形式講、什么渠道講”方面發(fā)揮各部門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大理蒼洱“金花”“雙語”“五老”等宣講團的作用,全面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進機關企業(yè)、進城鄉(xiāng)社區(qū)、進校園、進“兩新”組織、進項目工地、進田間地頭等,目前已開展示范宣講130余場。
精準對象“分眾講”。針對不同受眾的差異化需求,通過州、縣、鄉(xiāng)(鎮(zhèn))聯(lián)動,將優(yōu)秀黨員、勞動模范、駐村干部、教師、醫(yī)生、法官、民警、檢察官等納入云嶺百姓宣講團中,今年還組建成立了大理蒼洱“石榴籽”宣講團、巍山“群力”宣講團、洱源李桂科先進事跡宣講團。著力抓好分類培訓、集中備課、分眾宣講,并做到“一行業(yè)一方案,一類別一提綱”,讓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
豐富形式“互動講”。通過互動問答、說唱結合、網絡聯(lián)動等方式宣講,為群眾析事明理、解疑釋惑,并采取文藝宣講與理論宣講互動、“大本曲宣講”與“科技宣講”互促等形式,讓群眾愿意聽、聽得懂、有收獲。將理論宣講與學校思政課相結合,打造青少年宣講舞臺,讓廣大師生進一步堅定“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突出特色“深入講”。結合大理各地的節(jié)慶、習俗、文化差異,因地制宜發(fā)揮“祥云播火先鋒”“大理大本曲”“云龍吹吹腔”等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百姓宣講團作用。通過群眾會、田埂會、龍燈會、鬧花燈、趕集日等,做到人民群眾在哪里,宣講的聲音就傳播到哪里。
媒體融合“線上講”。依托大理州“1+2+12+N”(“1”為州委宣傳部,“2”為州融媒體中心和州新媒體協(xié)會,“12”為12縣市融媒體中心,“N”為各級各類宣傳平臺)的媒體傳播矩陣,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打造了具有大理辨識度的“學習時光”“習習春風 理潤蒼洱”等理論宣講品牌欄目,網絡受眾60余萬人次。搶抓云南省社科聯(lián)打造“一州市一品牌”社科普及項目品牌機遇,立項爭取和實施了“蒼洱三味”宣講項目品牌,將文件語言變成富有“百姓味”“時代味”“真理味”的生動故事。
二、思考與啟示
隨著基層理論宣講的不斷深入開展,我們積累了諸多組織重大主題宣講和基層常態(tài)化宣講的寶貴經驗。
聚焦創(chuàng)新方式,“面對面”宣講增強吸引力。大理州創(chuàng)新的“五講”宣講方式,用群眾接受的風格、新穎的形式、大眾化的語言,進村入戶“面對面”宣講,吹拉彈唱、話劇小品等形式都被用來宣講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變“單一解讀”為“生動說唱”,讓群眾能夠參與到宣講中,變“要我聽”為“我要聽”。
聚焦隊伍建設,“心對心”宣講增強感召力。大理州參與“五講”的宣講團隊,注重師資隊伍建設,通過不斷改造宣講員的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品格陶冶,培養(yǎng)出勤于學、敏于思、勤于悟和善于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講團隊。他們積極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心對心”講好身邊的感人故事,將理論知識有機融入真實故事中,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引起群眾共鳴。
聚焦成果轉化,“人對人”宣講增強凝聚力。宣講團隊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產一線,主動走進農家小院和田間地頭宣講,通過把理論“送上門”,把“大道理”講明白,較好地實現(xiàn)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傳播,滿足不同人群的理論學習需求,切實讓黨的政策理論深入人心。
(周應良系云南省大理州委講師團團長;張紅梅、崔恩銘系云南省大理州委講師團講師;李成浩系云南民族大學社會學院學生。本文系2023-2024年度大理州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關于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探索研究”的階段性成果)